大家好, 我是蔡佰强。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品牌成功的方法论。
现实中我经常看到各企业老板非常羡慕那些市场上已经成功的大品牌,非常渴望取经,为自己所用, 但是往往效果不佳,要么水土不服, 要么零星琐碎, 没法形成一套作
自己的作战系统。 今天我所讲的四步杠杆成功学是在对当前市场上成功品牌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提取的精华。
《隆中对》给我们的启示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别人的成功,然后不禁问:“成功能够复制吗?”
每天看到媒体上发布的各种互联网创业公司融资新闻, 心想别人是怎么做到的, 自己的品牌是否也可以一样成功?
可惜的是媒体往往只传达这些别人成功的新闻, 而他们背后成功的关键要素很少提及。
显然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让我们看看走向成功到底需要什么?
回到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 在刘备刚刚创业时虽胸怀大志但也会手足无措常常思考,“我该怎么办?”
即使已经有了关羽,张飞两位左膀右臂, 但依然没有找到胜利之钥, 于是三顾茅庐,求贤若渴。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清楚,在与刘备的首次会面时,诸葛亮的《隆中对》让刘备深深震撼。
那么我们就看看这个能够让刘备最终逆袭的《隆中对》的逻辑是怎样的:
首先分析了天下形势和竞争对手, 逐一分析对手的强弱,随即确定目标, 组建团队,招贤纳士,联合借力。
时代变迁万物更替, 但是成功的底层逻辑依然适用。
在研究了那么多的品牌快速崛起原因后,我发现了小品牌逆袭的秘密: 这就是杠杆成功学。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没有深厚资源的初创阶段, 要想快速逆袭,则需先从找到自己的细化定位开始,把有限的资源聚焦, 围绕定位,搭建高效体系。
拿企业为例,在互联网时代, 企业该如何定位? 建什么样的体系? 跟谁借力? 怎样创新?
4步杠杆成功学
杠杆成功学帮你找到品牌成功的四个步骤。
SNS品牌定位 (S-segment, N-new, S-simple)
1. 品牌年轻化 目标Z世代年轻人
口渴买饮料,看到商场冰箱里面各种各种的品牌, 你会选择哪一种?
对于我而言,我会很快的选择我已经习惯喝的,比如脉动,而不愿尝试元气森林这种新上市的品牌。
定位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品牌在目标用户的心智上占领前两名的位置。 而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接受新品牌呢?答案显然是年轻人。
年轻人的心智空间还不像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一样已经形成了固化的认知很难改变。
所以新品牌定位首选的目标用户人群是年轻人,在中国是90后, 在美国是 Generation Z ( 95后出生的年轻人)。
了解年轻人的喜好、行为、趋势, 针对年轻人定位更能让品牌快速的成长。
在市场上, 年轻人是最活跃的群体, 引领者不同领域的市场潮流。 像我这样年长的人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领略瞬息万变 的潮流文化,而只能紧跟潮流,依靠年轻人的推荐。
年轻的消费者往往最先尝试新产品,也因此是企业定位的第一批营销目标。 年轻人要是能接受某种产品,这个产品基本就能在主流市场获得成功。
2. 细分垂直市场
单无垂直, 不渗透。 细化的垂直定位才能聚焦,而不聚焦正是很多品牌失败的主要原因。
垂直定位的目的是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差异化和快速增长的赛道。提到你,就可以让目标用户马上知道你是谁, 你是做什么的, 你是怎样的. 占领用户的心智第一名的位置。
就像功能性饮料,首先想到的是红牛, 清热解暑第一个想到的是王老吉,无糖饮料是元气森林。
这样当用户在品牌所在的垂直定位有需求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品牌就拥有最低的转化成本,这就是品牌影响力的魔力。
3. 极简主义
碎片化的渠道信息获取, 无处不见的品牌广告轰炸已经让用户的大脑阈值无限疲劳。
品牌定位要简单, 更容易让用户接受和记忆。
前几天我去商场买牛仔裤, 服务员热情的招待,问我想要买什么样的? 我说“想买一条牛仔裤,M码的”。
“您想要修身款的,简约款的,宽松款,休闲款的? 拉链的,还是纽扣的?
我惊呆了, 给了我这么多选择, 我也不知道该选哪一款了。 品牌为顾客提供了林林总总的选择,的确为不同的人带来了方便。 不过也造成了新的麻烦, 本来5分钟之内就
能解决的事情,现在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充满了怀疑和焦虑。
极简主义设计是欧美非常推崇的设计风格。 学习的榜样当然是苹果。
POU场景(P-platform, O-occasion, U-user)
实现定位,我们需要清楚的知道目标用户都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取信息, 并在这些渠道布局我们的营销体系。
打破单纯的价格竞争, 建立和用户的亚文化情感纽带, 场景化、社交化是秘诀。
渠道+场景+用户的营销体系以最紧凑的配合和完美的用户体验让杠杆最大化的发力。
社区和社群通过情感和互惠联系迅速指数增长,并成为拓展品牌心灵份额的关键。
案例: 看元气森林是如何通过体系化的营销从0到月销售额近亿元成为现象级品牌
虽然饮料的消费场景具备较强的随机性,但元气森林不断强化产品场景化的社交属性,产品入驻一二线城市的便利店,在用户吸引上与便利店可谓彼此需要,满足年轻人
健康时尚的工作生活方式诉求。
在线上其系列产品俨然种草平台的宠儿,「小红书」晒单达上万条,内容多与健身、健康饮食关联。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通过场景化的与用户接触,不断增强年轻人的品
牌定位认知。
线下便利店的渠道+小红书+健康时尚的场景化营销+年轻用户 =元气森林指数级爆发。
杠杆借力
中小型企业往往面对这样的窘况, 预算没有大品牌多, 不能铺天盖地持续的在大媒体上曝光宣传。
传统的HBG品牌增长策略只适合大公司,中小企业没有头部资源和媒体。
同行业中 PK 排名前面的竞争对手, 没有供应链优势, 产品不仅价格高, 而且差异化不大, 市场只能慢慢被蚕食, 别人喝粥, 自己只能喝汤, 半死不活? 那么该如何突围?
除了前面我们所讲的要找到自己的垂直赛道, 建立自己的体系, 还有必不可少的一点是要学会使用杠杆。
富人基本都具有杠杆思维。 也就是借力。 原理就是我们要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去赢得很多的资源。 古有草船借箭, 借东风的例子。
而针对品牌有什么杠杆可以利用呢? 能够被我们借力,完成以小博大的对象都可以被拿来当做杠杆,比如:
1. 资本
资本可以让我们快速试错, 快速规模化, 降低时间成本。
2. 平台
处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与聚合更多资源的平台一起飞才是硬道理。
所以除了资本,更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找到目标用户存在的流量红利平台。
淘宝 ,亚马逊早期入驻的卖家借助平台早期红利早已赚的盆满钵满。基于微信社交平台的拼多多,短短几年内便超过淘宝的用户数。
3.口碑
好的用户口碑也可以是杠杆, 用户间的口碑宣传就帮我们低成本的完成了用户获取。
营销就是要不停的利用各种杠杆, 以有限的资金,资源撬动未来的发展。
病毒化营销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
杠杆成功学的支点是指创意思维。 比如病毒式营销。提到病毒式营销, 大家想到的可能是黑科技。
在我看来能够让目标用户上瘾, 甚至把用户感动到哭, 吸引用户复购, 和裂变的运营、营销 、创意手段都可以称之为病毒式营销。
案例: 泡泡玛特利用人性的弱点, 卖盲盒快速走向成功。
盲盒,顾名思义,消费者在打开之前并不知道是什么,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
而这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刺激,令无数消费者着迷上瘾,争先恐后的谈论盲盒,购买盲盒,收藏盲盒。近20万消费者每年花费2万余元收集盲盒,他们买起盲盒绝不手软,正
是这种病毒式营销手段让泡泡玛特快速走向成功。
总结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
杠杆成功学的支点是指创意思维。 比如病毒式营销。提到病毒式营销, 大家想到的可能是黑科技。
在我看来能够让目标用户上瘾, 甚至把用户感动到哭, 吸引用户复购, 和裂变的运营、营销 、创意手段都可以称之为病毒式营销。
案例: 泡泡玛特利用人性的弱点, 卖盲盒快速走向成功。
盲盒,顾名思义,消费者在打开之前并不知道是什么,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
而这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刺激,令无数消费者着迷上瘾,争先恐后的谈论盲盒,购买盲盒,收藏盲盒。近20万消费者每年花费2万余元收集盲盒,他们买起盲盒绝不手软,正
是这种病毒式营销手段让泡泡玛特快速走向成功。
本文出自:蔡叔,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