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出海的增长路径

找到适合中国品牌出海的最佳增长路径

品牌出海的5个关键:

  1. 杜绝“自我感觉良好” 和 “”假大空”, 所以我更看重“从消费者出发的”创新,

  2. 没有市占率作为基础的品牌战略都是“假命题”,最短时间做到”多渠道“是关键,

  3. 无论如何,每个品牌都要有自己的”品牌护城河“,

  4. 崇尚“低成本“ 的品效合一和抢夺用户注意力的多触点整合营销,

  5. “降维打击”和“跨维打击“的竞争策略”

                                                    

1.杜绝“自我感觉良好” 和 “”假大空”, 所以我更看重“从消费者出发的”创新

首先你得留神是否:

所接触的品牌咨询公司言必“品牌故事”, “内涵”;

想当然的“细分赛道” ;

过度围绕重复购买率, 品牌忠诚度做文章;

为啥?空洞的“品牌故事”, 所谓的“细分赛道” ,可能都只是“假设” 。 假设海外市场消费者痴迷你的“蹩脚”品牌故事, 可能真的是在痴人说梦!被切割的细分需求很可能只是个“伪命题”。 把这些作为品牌战略, 当做品牌驱动力无异于“掩耳盗铃”。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竞争, 本身就存在”原罪“ , 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做到深刻洞察国外消费者,挖掘真实市场需求,一味的自嗨,将让企业一败涂地!

2. 没有市占率作为基础的品牌战略都是“假命题”,最短时间做到”多渠道“是关键

身边的一个朋友是亚马逊大卖家。 凭借几个产品排名类目首页, 年销售额过亿。显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然而, 再想进一步提高, 却非常难。产品在亚马逊的流量已经到顶, 只有拓展线下渠道, 但是产品的价格体系和销售额增长严重依赖和受制于亚马逊, 根本就不适合在线下渠道同时销售。

这就是现在诸多跨境电商大卖的窘境。 所以即使近年来像傲基, 泽宝, 帕拓逊这样的亚马逊超级大卖, 一直尝试转型做品牌,但可以说失败的居多。 所以说企业从刚开始就要立足线上线下多渠道布局, 短时间内“借力”多渠道快速分销, 就像“小米”做到的一样( 至于说品牌建立初级就考虑到全渠道,很难会在某一个渠道上打爆, 这个我会在我的品牌战略话题里稍后讨论)。

3.无论如何,每个品牌都要有自己的 “品牌护城河”

中国企业在海外品牌化成功的例子并不多。 较为成功比较有代表的可以概括为4类。 他们建立品牌护城河,打造品牌的方式各有不同。

第一类: 靠技术:典型代表如华为,科沃斯,1More等头部科技企业。 做品牌的特点是研发重投入 ,打造爆

品, 注重产品使用体验, 产品为王

第二类: 多品相:如小米, Anker ,倍思。手机配件做,智能家居做,通过做多品类,共享供应链资源,控制采购成本, 凭借极致性价比产品霸占线上渠道,可以说品类为王 继而 渠道为王

第三类:柔性供应链 快时尚: 如Shein 紧跟潮流时尚, 快速设计制造新品, 不断上新吸引用户不断复购, 应链为王

第四类:细分市场 小众品牌 : 剩下的就是要技术没技术,又不肯扩品类, 扎根自己行业多年的中小企业,说实话对于这类企业来说,想做品牌,确实很难。只有一些做高单价,细分市场的小众品牌活得还算滋润。不过如果你有钱, 有人, 愿意投入营销, 懂得如何了解细分市场消费者需求,挖掘消费者痛点, 也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细分是关键,所以称之为“细分为王”如何细分有很多学问

有意思的是, 在市场上, 一个行业常常存在这几类并存的情况。 比如扫地机器人行业, 科沃斯是属于第一类,小米生态链企业追觅属于第二类,而云鲸属于第三类。 正如云鲸老板张总所言“ 可以开拓的新领域非常多,重点在于企业能否发现行业或消费者的痛点, 聚焦某个细分领域, 打造差异化产品, 抢先占领消费心智“。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当然谁占据主流市场, 谁的市场份额就最大。

4.崇尚“低成本“ 的品效合一和抢夺用户注意力的多触点整合营销

一改以往“以产品推销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在整合营销传播中,消费者处于核心地位。对消费者深刻洞察, 建立用户画像,整合所有营销渠道为一个整体,统一输出一致的品牌形象和价值观。 通过一次又一次统一的推广方案的执行, 品牌不断提高品牌在用户心智上的排名。 整合营销做到了传统营销方法做不到的事情: 把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这样高大上的品牌顶端设计和一个又一个市场部实际的推广方案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做到最大化的提高推广效果, 品销合一, 减少推广费用浪费—既解决了渠道碎片化的问题, 又解决了老板关心的问题“我该如何低成本做品牌?”; 企业各部门能够形成一个整体, 高效分工, 各司其能, 服务整体营销目标,每个人都具备全局视野—打破部门墙, 让每一个人都有经营者思维, 目标目标, 高度透明, 老板不再猜疑“我的CMO每天在做什么?”; 建立和消费者的双向沟通,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 创新品牌, 为品牌发展提供最大的驱动力—产品经理的产品规划变得有说服力, 不再背锅产品卖不出去, 在老板面前讲话有理有据, 声若洪钟。 可以说整合营销是当前中国企业提高品牌价值的最佳方案!有了整合营销, 企业不再定位不准, 找不到自己的特点,没有差异化; 有了整合营销, 老板不会要么好高骛远, 要么妄自菲薄, 一切根据整体目标,整合所有渠道,最大化节约成本。有了整合营销, 企业不再重视闭门造车, 疯狂自嗨, 创新源源不断。

5. “降维打击”和“跨维打击“的竞争策略”

“TWS”真无线耳机市场在短短2年时间内,迅速变成了红海一片。 各路神仙争先恐后挤破头也要抢占一个山头。 于是市场格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传统品牌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变了。 做手机的华为加入进来了, 凭借强大资源整合能力和巨大的渠道优势, 直接“跨维打击“ 所有其他品牌。做电脑的联想也加入进来了, 没有技术沉淀, 就直接找工厂代工, 价格直接面准下沉大众市场, “降维打击华为和联想这两个不是做耳机的品牌在耳机界开始做的风生水起。留给我们的思考是“跨维打击“ 和“降维打击” 真的管用而留给其他中小品牌的路不仅不多了,路还很难走。 有的品牌选择细分市场, 想正面躲开竞争, 做小众市场品牌; 还有的选择海外某个国家市场, 专注做耳机,就像传音之于非洲。 而我想说的是, 其实无论对于什么品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降维打击”和“跨维打击” 。 比如对于国内同行竞争对手, 如果能够在海外本土注册品牌,并做好本土化运营, 区别于“中国制造” ,摇身一变成为海外本土品牌,就是对国内竞争对手的的“降维打击” 。

本文出自:蔡叔,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0)
蔡叔的头像蔡叔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4日 20:04
下一篇 2024年8月12日 16:4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跨境电商和营销人专属的AI提示词精品课程,新鲜出炉!加入智上AI精英会,开通会员,提升职场AI技能,势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