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从本文开始, 我将陆续连载《品牌独立站如何通过SEO获取高转化流量》。本文通过案例讲解Google 算法的变化,全文共1561字。希望对于正在做独立站或者将要做独立站的朋友有所帮助。
独立站大卖顷刻倒下
在深圳有一家企业,由于背靠着强大的供应链, 开始做起了跨境独立站的生意。早早入行的不只他们一家, 同类型的还有广州另外一家独立站。于是两家为了抢同一份蛋糕, 开始了全面竞争。让人印象深刻,比较有趣的一幕是两家为了争抢某关键词的第一位排名,日夜盯着对方的出价和关键词排名的变化, 长期保持在Google上实时竞价,让同在业界的我叹为观止!
现在想想也许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把SEO死磕到底的精神,才能让这家独立站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高峰时, 通过搜索渠道点击其网站的用户曾达到过惊人的3000 万,自然流量占整个网站流量比例 近50%。紧紧地抱住Google 这个大腿,死磕SEO 让他们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跨境独立站。在一次的跨境电商年终盛典, 其总裁分享到“SEO是我们独立站的最大优势”。在业界, 其SEO优化的能力, 也被公认为业界标杆。这个独立站的名字叫做“Gearbest” .这家公司是环球E购。
而这个最为NB的独立站最近几年日子却不好过。独立站的多项关键指标出现了断崖式暴跌。那么发生了什么?让这样一个巨人顷刻间倒下? 也让蠢蠢欲动做独立站的卖家们都不寒而栗。
除了环球本身的运营问题以外, 还要从Gearbest 最引以为傲的SEO 说起。
压倒Gearbest的最后一根稻草恰恰是Google。这从Google 的算法变化中,我们就可以查出来一些端倪。
大家知道Google每一年算法都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改变。而自从2020年以来其中最大的变化是,Google 已经明确官方表明:用户体验会是影响页面排名的关键因素。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改变就会影响到像Gearbest这样的独立站呢?
成也萧何败萧何
Gearbest 早期靠着铺货规模化。SKU数量数十万个。不断上新也自然带来了很多商品关键词搜索流量。那么随着规模壮大, 问题也就来了。要铺货要规模,就要不断地投入去走量,但货一旦被积压,库存压力, 资金压力风险是巨大的。备货, 风险就大, 不备货,用户体验就差,Gearbest进入了一个无法改变的死循环。随着Google越加重视用户体验,只能靠产品性价比,海量SKU竞争的Gearbest已经不再是Google 算法喜欢的对象。
独立站的未来是D2C品牌独立站
之前我们做SEO 就是做关键词排名,做外链,相对简单, 还有很多黑帽玩法。而 现在就不得不把用户体验作为重点SEO战略去执行。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跨境电商独立站,B2C已然成为过去,D2C品牌独立站注定是未来。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母公司跨境通的“自有品牌发展”战略中,Gearbest被抛弃了。它在财报中的“品牌化”战略,说的是:“一方面持续加强ZAFUL、Rosegal等重点渠道品牌建设,新增运动服装、男装、美妆等品类,大幅拓宽产品线,重点开展20个国家站的本地化运营,针对不同市场区域, 开展系列线下体验式品牌活动;另一方面公司全面加强自有产品品牌的打造能力及品牌运营能力”
从现象看本质
Google 为什么会把用户体验作为当前重要的排名因素放入算法中呢?不同于国内,国内大家购物都是直接去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而国外消费者则更喜欢直接从品牌站购物, 通过国外调研数据来看, 消费者选择从品牌官网购物的原因排名如下图:(图片来自网络)
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获取更完整的产品信息, 还是更好的售后保障, 这些都关乎用户体验。过去在增量时代粗放式发展, 可以靠着站群,堆砌关键词等黑帽玩法,先获取流量,再考虑转化率,现在来看已经不合时宜了。现在是必须要首先保证用户体验, 有了转化, 才能进入流量飞轮。算法变了。我们做SEO的方法和战略就要变。
SEO搜索引擎优化 + 用户体验=成功
做SEO,不要只想着流量,我们的眼里还必须有用户。
强调用户体验,不是说之前的SEO方法都不管用了,而是为了更好的把SEO和用户体验结合起来。
下图是在Google 里面搜索耳机品牌1More时, 出现的侧边栏。
Google 对于搜索关键词时出现侧边栏的官方解释是 :”我们只显示对用户有用的侧边栏, 如果网站结构的用户体验不好, 我们就不会显示侧边栏“
对比下另外一个新兴耳机品牌”Nothing” ,可以发现Nothing 显然做不够好。
关于更为详细的设计品牌独立站UX,关注后续连载文章
本文出自:智上,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