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电视广告上“水土不服”,广告主们仍在观望
在电视和互联网电视(CTV)广告领域,生成式AI的处境有些尴尬——广告主们依旧犹豫不决。虽然部分品牌开始尝试用AI生成广告创意,但对于那些投入巨大的全国性广告,没人敢轻易把决策权交给AI。
上周四,在美国纽约的CTV论坛圆桌会议上,几位广告业高管探讨了AI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广告主们为何依然“不放心”。
广告主的两大顾虑
电视广告不是小打小闹,一条广告可能覆盖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观众,质量必须完美无瑕。广告主们对AI的谨慎,主要出于两方面的担忧:
1. AI生成的广告可能“翻车”
近几年,不少AI广告因“太假”“缺乏温度”而遭到社交媒体疯狂吐槽。比如,可口可乐2024年的假日广告就用AI复刻经典广告,结果观众直呼“缺少人性温度”,最终引发负面舆论。
2. 品牌形象和广告质量难以掌控
电视广告属于高端投放渠道,品牌方对质量要求极高。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小瑕疵可能没人注意,但电视广告是高曝光媒介,任何失误都会被放大。品牌方不敢冒险让AI主导,更别提交出预算控制权。
数据显示,全球80%的大品牌正在密切关注代理公司如何使用生成式AI,足见广告行业对AI介入创意的警惕性正在上升。
一位广告主坦言:“考虑到消费者的疑虑,我们不会主动向客户推荐完全由AI生成的广告,甚至不会尝试。”
电视广告的AI之路还很遥远
相比之下,Google和Meta等公司已通过AI优化社交媒体广告的投放精准度。然而,电视广告不同,它是一个更复杂的体系,AI在这里容易“跑偏”。要做到规模化媒介购买,依然需要人类的战略监督,否则风险太大。
Brooks Brothers的数字与电商副总裁Brian Schmid直言:“让AI决策到什么程度?在电视广告领域,答案是:不能完全放权。我无法想象有品牌敢让AI生成整个电视广告,更别提随意支配媒介预算——如果AI乱投放,我该怎么向财务部门交代?”
尽管AI在社交媒体和程序化广告中已取得突破,但在高端、高曝光的电视广告中,广告主们仍然需要更多的可控性和透明度。
AI的未来:助手,而非主导者
品牌方担心AI影响品牌形象、降低广告质量,同时带来预算管理的额外风险。因此,短期内,AI更适合作为辅助工具,而非全面接管电视广告投放。
随着技术进步,广告主或许会逐步接受AI参与创意和优化,但完全自动化?恐怕还得再等等。
总结
生成式AI在电视广告领域仍处于“试水”阶段。广告主最担心的,是品牌安全和质量控制问题,尤其是在高曝光的电视广告中。短期来看,AI更像是个提升效率的助手,而非战略的决策者。未来,AI可能会在电视广告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但距离完全自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出自:AI精英会,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